
上海泰客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工程仿真领域,是ANSYS公司,AUTODESK公司,MSC公司软件增值服务代理商,为客户提供模流、结构、流体、电磁、光学、复合材料、等仿真软件解决方案及相关的培训、外包咨询和材料测试服务。
公司有多名Moldflow全球专家级认证和Ansys技术认证的技术专家,平均工作经验超过十年,为客户的软件投资和外包项目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公司以“创新、服务、诚信、共赢”为宗旨,为客户提供知名的软件,深度的服务和专业的培训帮助客户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。
在线咨询
一、培训背景
注塑产品的变形问题,长期困扰着行业同仁,Moldflow开发的初衷,是在产品开发初期即介入,通过结构优化从源头上解决变形问题,避免后期陷入被动。然而,随着新能源汽车等行业产品开发周期的不断缩短,开发人员往往缺乏足够时间进行充分的仿真评估,导致变形等问题被推延至中下游环节去解决。这不仅增加了供应链压力,也对供应商的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痛点1:传统的试模修模方法虽能应对局面,但通常代价高昂:要么牺牲项目利润,要么无法满足客户的交期要求,难以实现双赢效果。
痛点2:有些产品受限于产品结构、刚度或装配空间,即使允许进行结构修改,也无法彻底消除变形的问题。变形问题的解决难度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品公差的严格程度。
二、解决方案
系统性地解决注塑变形问题,通常遵循以下三种路径:
1.前期结构优化(首选方案): 当产品结构可充分修改,且修改对变形改善效果显著时,应优先在开发前期进行结构优化,最大限度降低后期风险。
2.精准预测与预变形(最难的方案): 当结构修改效果有限或产品数模已锁定无法更改时,解决重点应转向提升变形预测精度。只有获得足够精准的预测结果,才能在模具制造阶段实施有效的预变形(反变形)补偿。
3.基于装配的变形公差评估(折衷方案): 在结构无法修改,且实施预变形会导致模具倒扣(影响脱模)或使产品垂直度等严重偏离设计要求的情况下,需退而求其次,评估其在实际装配状态下是否满足功能上的需求。这通常涉及两种装配场景:一是强制装配,即不限定装配力大小,将有变形的约束位置强行约束至设计零位;二是限定装配力评估,受限于装配工具或安装工艺,需在限定装配力大小的条件下去装配。以上两种方法,最终都要评估装配后的产品间隙差或面差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。
三、培训亮点
基于以上注塑产品变形控制的技术痛点与实践需求,针对有一定Moldflow基础同时希望进一步解决注塑变形问题的相关技术人员,我们特别策划了为期2天的系统性培训课程。课程架构以问题导向为脉络,从理论溯源到实践突破层层递进,暂定大纲如下:
1、哪些因子会影响变形:产品变形的因子剖析-产品结构,材料,网格,注塑工艺,软件算法等因子的介绍。
2、如何看变形的结果:MF分析的变形为自由状态下的最佳拟合的变形,应如何有效在前期评价产品的变形量值风险,系统性的介绍MF变形结果的注意事项。
3、预测变形从不准到准的蜕变:门型结构的产品,从网格选择,工艺确认,到软件算法的调整,来对比准确度的变化,确认如何让变形的预测更准确。
4、更改产品结构对变形的影响:加玻纤产品,变形较大,如何通过更改,浇口位置,产品结构来解决变形的问题。
5、带金属嵌件产品变形准确度的分析:金属嵌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变形,而实际在产品结构设计时,嵌件和产品的空间结构有很多种,并不是的所有的嵌件结构软件的准确度都很高,需要嵌件和塑料本体的不同结构的准确性。
6、基于装配的产品变形的分析:软件默认是自由状态下的变形,较大的产品因测量的限制,只能装配后去看变形,软件中应如何设置基于装配后的变形。
7、平板类产品变形(屈曲)的预测准确度分析:很多产品因为结构设计的原因,本身的变形是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。前期需要充分的发掘,以做好应对措施。
8、反变形的理论流程介绍:如何把变形预测得更准,如何处理产品反变形的问题流程介绍。
培训结束后,可参加Moldflow铜牌认证考试。
四、培训时间及地点
培训时间:2025年10月30-31日
培训地点:上海市浦东新区沪南路2419弄31号1111室
报名热线:021-68113100,marketing@teksnoft.com;也在线扫码报名。

特别说明:
1、本次培训针对维护期内客户免费
2、维护期外或非我公司用户可联系我司销售尝试申请免费名额
报名截止日期:2025年10月28日
